close

 最後的漢留.jpg  

勤習堂是台灣傳統武術一個知名的流派,除拳腳空打外,不但十八般武藝具有,還有弄獅陣等等,從台南以北,嘉義,雲林,彰化,台中,甚至北到宜蘭都可以看到勤習堂的蹤影,可見其組織龐大,分布區域之廣,參加人員眾多。近代勤習堂有一位名人,嘉義民雄王進發師父,他公開了勤習堂漢留天地山堂文化,2007年獲得美國國家地理頻道重視,採訪了「不可說的江湖秘密」影片,揭露台灣漢留天地秘密結社核心文化,震撼世界。可惜王師父在2009年因病過世,文化界及武術界痛失一位明師及文化國寶,令人遺憾。武學書館劉社長,集結了王進發師父,其子王明中老師及劉社長等3人文章,出版了「最後的漢留」一書記載勤習堂一些不為人知一面。

106年(2017年)年初,小編在網路聽聞王進發師父之子,王明中老師在嘉義市公園孔子廟附近教授勤習堂白鶴拳三戰。勤習堂一般對外教授以太祖拳為主,甚少看到勤習堂鶴拳,台灣幾乎是鶴拳的集散地,幾乎各種鶴拳都有,現在居然有勤習堂鶴拳,當然引起小編的興趣。嘉義地區過去也是武風鼎盛之地,勤習堂重要拳巢之一就是打貓民雄,過去也有童金龍大師也是出身嘉義,另外過去嘉義和平柔道館在柔道界也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嘉義公園仍有不少武術團體在此練習,除了各處有太極拳團體,尚有傳承杜系陳氏太極拳的張朝晉老師,教授長洪武術的王老師等等族繁不齊備載等等。

所以當小編得知王明中老師要在嘉義公園教授勤習堂的白鶴拳三戰,很想知道其三戰與其他鶴拳三戰有什麼差別,怎麼可以錯過這次採訪的機會呢,於是約了新竹精研鄭子太極拳而且是全運會長勝軍的陳老師,曾經在武術比賽得到老人組槍術優異成績的師兄等3人一同去孔子廟拜訪。

到了現場,才知道場地正好設在孔子廟正下方,王老師正在指導二位中年人學生及一位萌少女,後來才知道這位萌少女是王老師的大千金,準備繼承勤習堂姑娘拳的未來武術美少女。王老師看起來大約40歲上下,個人雖然不高,在和氣的表情下隱約露出英氣,在互相介紹之後,王老師提到他為何選在孔子廟附近授拳的原因,其一是鶴法乃漢儒之傳也,再者中山公園是公共場合希望有助推廣白鶴拳。

小編因為對金台山,金春山及勤習堂的關係不是很清楚,首先就這個問題向請教,結果王明中老師就把這一段反清復明的歷史足足講了一個小時,真是上了一堂很精彩詳細的歷史課。

這些錯綜複雜關係全部都與一個人有關,就是鄭成功的參軍-陳永華,又名陳近南。陳近南為反清復明成立天地會,取意金門,台灣為不可動搖的江山,定名為金台山。到了台灣後,在台南孔廟開創明倫堂。為連絡民間志士,進行廟會活動,成立明遠堂。勤習堂在明鄭時期由何安,劉一平來台後,在苯港附近與張忠,張義兄弟相會,以萬為姓,結拜為萬姓兄弟,成立勤習堂。

鄭氏降清之後,在台灣不願歸降的清廷的遺民,紛紛投入勤習堂。因為是剩下之遺民,春的音跟台語剩同音,故改名為金春山,金春山還與民雄鬼屋-劉家古庴有關呢。聽王老師說完之後,大家才知道原來勤習堂有這麼多復雜的關係存在。

來了就要一齊練習,以體驗一下勤習堂的鶴拳風。首先王老師帶著大家做基本的熱身動作,接著教國際猴鶴大師陳明崙大師的猴鶴八法,大家一聽到是打遍日本空手道界陳大師的絕活,都練的很用心。王老師一面帶動作,一面還指出那些動作是鶴拳,那些是猴拳的動作。吞是猴吐是鶴,發是鶴收是猴,起是鶴落是猴,猴鶴部份是勤習堂的理論,王老師他說陳老師有教他三戰及猴鶴八法,後者陳老師生前似乎未命名。

接著教授鶴拳一些肢法,王老師說這些動作當年師父要求他每一式要練300下以上,跟縱鶴拳說五行肢手每一肢要練數百下一樣。勤習堂沒有很明顯區分五行肢手,他的父親王進發認為所有手法都是源於圓金手,再演化為水起浪,火要衝,木要尖,土肢守--基本上如此,一定要記得是由圓來起變化,這一點與縱鶴以水手開始,水起火就起的關念不同。

每一個肢法都有三種練法,第一種即一般像縱鶴甩肢的練法,第二種直接翻掌的練法,最後是柔慢的練法,王老師細心幫忙調動作,大家一練就是半個小時。

接下來,是勤習堂的拳母,小編以為可以看到比較激烈的武術動作,沒有想到只看到學生一個個一手往外再向內畫個圈圈,再出一拳,然後反面再做一次,於是再向王老師提問。王老師提到勤習堂一開始是練習較剛硬的太祖拳,所以拳母在明館練習時是比較剛硬的練習,鶴拳是屬於暗館的武術,比較柔軔,學生在經過剛的練習之後,到了暗館練柔的,才能練出剛柔相濟的功夫。所以他在這裡教的拳母是用暗館的方式教授。

拳母也有三套,現在大家練的是太祖拳拳母,另外二套分別是退踏三角,退坐蓮花,前二套合起來一進一退就是一套對打。

王老師還說振興社的拳母與勤習堂拳最大的區別,在牽圓手後,振興社是順步出拳,勤習堂是拗步出拳,另一手的手法是相似

這時小編發現王老師示範的三請拳,似乎與他人不同,也與其他勤習堂有差異。王老師解釋說,他繼承的三請拳腳步要踏出一個四方型,如果在弄獅請拳要先踏出四方型,代表台字,以後弄獅的步伐會形成一個金字,合起來就是金台山的意思,而且請拳步走四方形,才練到閃躲的步代,另外請拳時,拳掌還要互轉一圈是日月輪轉的意思,而且有練吞肩放胛的作用在。這時小編才知道原來勤習堂的動作不但含有反清復明的含義,更有武術的作用。

 

勤習堂拳母手教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UhfJu1cH74

 

最後王老師帶著大家練白鶴拳三戰,數遍。小編聽那二位中年人學生說,每次王老師教三戰都有點不一樣,小編馬上就向王老師提出這個問題。

王老師回答說:「是的,每次打三戰都會不一樣,每一次是內在的修正,基本外形先盡量固定起來再慢慢來修,可以應該每次不同的想法,練不太一樣的動作,這也是這套三戰不好學,不好教的原因。有硬又韌有軟,三種不同的打法,我們是三種拳三種練法和李剛老師是異曲同功。先練太祖拳剛硬,再練ㄉㄧㄝˊ仔拳半硬軟,也就是李剛老師說的脆。最後是軟柔慢的鶴拳。一般在勤習堂明館都是剛硬的太祖拳,暗館才有ㄉㄧㄝˊ仔,最後是軟柔的鶴仔。」

 「就是說,以前勤習堂有學到鶴的人比較少數,是的,很少,都是師父級的才有學。所以我一再強調,先硬再軟,不知硬不會軟,極剛見真柔就是這個關念」

 只見演練三戰時,像縱鶴三戰吞吐浮沈動作前,會高舉雙臂,雙手掌朝天,手心向前,接著會做其他4手指要依序跟大母指合,意義在劉社長的漢留理法的文章有提到,表示蓮花的開合,蓮花在勤習堂指的丹田,另外王老師還說練三戰要心空手空足心空。

 

 這是接近王明中老師教授的勤習堂三戰的版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wFv0CEKGR0&t=1s

宜蘭勤習堂長肢白鶴拳三戰,又稱拳母,由羅國鶴醫師示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depSH0KT4  

可以看出二者相似度極高,三戰的結構及後面的退步是相同的,但風格及一些組合已有不同。

這二支勤習堂的三戰基本結構如下:

1.三請拳,

2.三戰(水肢-長肢是金肢,落土彈肢,蓮花手-長肢是反轉手,一定會先高舉雙手,雙掌朝天,握拳平放下來後,做三次由內向外再朝前畫平圓動作,長肢稱為磨肢或押肢)

3.過門動作都是拍肚子的搧肚手,長肢稱為候肚手,

4.三戰做完後,都會做像勤習堂猴鶴步的退步,長肢稱為拖退步

5.走角,

6.收拳。

風格不同地方在於,宜蘭勤習堂長肢白鶴拳三戰風格較像永春白鶴拳風格,勤習堂在熟練之後,這些動作都會演變成震抖動作,較接近福州鶴拳。

 不知不覺過了2到3 個小時,已經到了中午了,大家很高興有這種傳統南派武術的體驗,謝謝王老師無私的分享,真是跟太極拳或北派武術大不相同。

對勤習堂武藝有興趣的人,可以週二週四晚上到民雄和樂社區活動中心,或週六上午到嘉義公園孔子廟找王老師學習。 

本文寫作體例是模仿網路武學參訪名記者山林北怪參訪文,但下筆之後才知該人境界之高,小編如是畫虎類犬。

P1200332A.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勤習堂 白鶴拳 三戰
    全站熱搜

    千江水月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