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由大野狼大大及這本書:圖說刀的事典開始的。
鋼材 SK-5 高碳鋼 | 產地 中國大陸 | 全長 31 公分 | 刃長 17.1 公分 | 刃厚 0.2 公分 | 重量 346 公克 |
---|
這一把是由冷鋼公司出品的非洲布西曼人原住民刀,它是一把類似台灣原住民的鐵管刀,而且它的刀柄後方有鑽一個洞。大野狼大大提到大都份台灣原住民的刀大都是鐵管刀,所以那時看到這一把就向興武門購入這一把第一代刀,第二代的刀套不同,而且附有打火石。
大溪原本11家打鐵鋪,目前僅存2家。
中央路61號是黃葫蘆打鐵鋪。
而我要找的就是這次北上天龍國的目的之一,就是大野狼大大推薦其中一家以打造傳統泰雅族原住民刀的正吉號,位於中央路52號。
從這張簡圖大約可以知道中央路的位置,不過這二家打鐵鋪是在圖上中央路的下方。
在刀的事典文中作者也推正吉號的泰雅族刀跟300年前的形式都相近似。
左邊那一把是泰雅的獵首刀,售價破萬元。
這家外表沒有店名,雖然位於大溪老街上,卻是在不熱鬧的那一邊,找到時門口有隻黃狗看門,呼喊之後,林師父才從後面走出來。
進去之後才發現前面都是一些農具,後面牆上都是原住民刀,
也有中國兵器,如刀、劍、槍頭、戟等都是林師父打造的。
看到兵器就很有興趣,林師父請我打一段南拳,打完請林師父指點,
林師父居然脫口而出:「你這拳都是用二節。」
打一小段陳氏小架太極拳,林師父馬上就說:「你打的是陳氏太極拳。」
果然林師父是有練過的。
其中類似日本刀的鎬筋刀很喜歡,這種型式的原住民刀只有林師父有打造,但帶的錢不夠,不然很想買一把,唉,等下次吧。
後來買了一把泰雅族竹葉刀,是屬於中鋒直刀。
山刀上的圖案,據說是狗爪。
正吉號的標示。
今天拿來砍家裡預定要砍的樹,平常要鋸上1到2小時的時間,加上這一把泰雅竹葉中鋒彎山刀
,居然半小時就砍了5棵,連家裡老大第1次用,也很快砍掉一棵,果然好用。
這一把刀背是低碳鋼,貼上高碳打造而成的右手側鋒刀。
專業一點的說法應該是嵌鋼,這是一位山友委託林師父打造
,希望能打一把小刀能隨便削或切東西。
我本來拿的那一把比較大又漂亮,林師父馬上拿走,說這一把是你用的
因為那一把左手側鋒刀。
林師父就打出這一系列的小刀,一開始我是拿到上圖最右邊那一把,
林師父說那是左手刀,就換了右手刀給我。
中間那二把就是日式開山刀,有人稱為山鉈。
右邊第二把就是鎬筋山刀,有鎬筋的刀,是側鋒,
如果以日本刀而言,好像叫片鎬造。
中鋒刀。
這一把泰雅族萬用刀,二週前在武陵的泰雅文物館看到一把一模一樣的刀
,就是所謂工具刀。刀鞘是紅檜木。
這一把排灣族的原住民刀,是側鋒直刀,很漂亮,下方是它的刀鞘,也是檜木的,忘了問價錢。
正吉號的部落格,有很多原住民刀的常識哦。
http://blog.xuite.net/jamie38/twblog
花蓮銅門葉家的木柄泰雅頭目原住民刀。
刀刃約35公分約厚約0.3公分,側鋒刀。
刀刃約36公分約厚約0.3公分寬4.5公分,中鋒刀。
花蓮銅門葉家的鐵管王木柄泰雅頭目原住民刀。
不過個人覺這一把在鐵管接刀的地方沒有處的很好,還是大溪正吉號在這部份處理較好。
2014年3月到台東一遊,在台東夜市買了一把排灣族原住民刀,是用卡車的彈簧片做的右手側鋒鐵管刀。
這一把是側鋒刀,太貴的捨不得用,這種的剛好可以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