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1140841  

    武學書館就是逸文出版社,它是國內可以算是唯一專業出版武術書籍資料的出版社,武術文創事業在台灣一直都是冷門的,武學書館的老闆劉康毅先生始終保持對武學的熱愛持續做一些被別人認為是傻子賠錢的工作。好像從去年還是前年吧,武學書館取消了實體店面改以郵購為主,但原本的店面還是在,同好仍可以到這裡拜讀各種劉先生收藏珍貴武學資料或購買自己需要的相關產品。

武學理法發微.jpg  

     大約在前年吧,就從台東陳氏太極拳小架高手戴大大那裡聽說到劉先生近年來因為兩岸三地接觸各家武林高手,逐漸整合成為自己的心得,戴大大甚至稱劉先生或許是杜毓澤公一系陳氏太極拳傳人中功力最好,也許已不能用陳氏太極拳的框架來限制他了。那時見到武學書館的網站已有劉先生的教學公告,不久將其理法的理念出版,就是這一本武學書館聞藝錄第二輯--武學理法發微。

      第一時間就請戴大大代為購買該書,拜讀二遍之後,覺得這一本武學理法確實是一本武學佳作,初步認為其中理論結合太極拳、形意拳、大成拳及鶴法而成,文筆十分好,配合的圖片也切中實際,但內容相當深入且豐富,老實說以個人而言,若不親身聽劉先生講解,恐不易理解,所以一直希望有機會能聽劉先生講解說明。

      雖然後來曾與戴大大討論多次,均不得這套理法要領,去年有機會北上研習,因為每次北上住的旅社都是在武學書館附近,總會順道到武學書館逛一逛,到了武學書館才發現隔天有上課,而且可以旁聽,於是就報名隔天的旁聽課,費用好像是200元。隔天下午到現場,跟劉先生打聲招呼,黃店長送上一杯茶,就坐在一旁看劉先生指導一位年輕人練習,一聽之下覺得很契合,其纏絲及折疊的應用與槍法或形意有關,不過因為跟劉先生沒有實作,感覺如同隔靴搔癢,但也因此決定,有機會定來上幾次課,了解其意識形態。

     2014年初與戴大大相約天龍國,除了向其請教陳氏小架太極拳二路外,就是與他一同到武學書館拜訪劉先生了。如果認真論在武學的輩份,個人是應該稱劉先生為師叔,因為劉先生曾拜杜毓澤大師大弟子王嘉祥宗師為師,個人目前尚在學習杜系陳氏太極拳,但因為非杜系中門人,所以不好稱劉先生為師叔。

     我們大約在上午10點到達武學館,劉先生已經到了,簡單寒喧後,劉先生就談到他最近一次大陸行,其中最大的收獲就是見到楊氏秘傳太極拳及下面介紹的「與逝去的武林共武」一書的寫作經過,從言談中方知,此書經過劉先生很多時間修飾才能有目前的成果,還談到書中許多重要的觀念,特別是「遇敵好似火燒身」之意。

     言談之中不時穿插劉先生的武學理法,這次終於正式與劉先搭上手,果然與上次旁聽課不同,一搭後,劉先生馬上說我的掤勁不夠,這也是最近常被點出的缺點呀。另外劉先生還用空手示範一些槍法的技巧,均可以與其理法相結合,劉先生的上半身各大關節均可以分別分開及結合,讓人大開眼界呀,感覺跟大成拳非常相似。劉先生知道我學過陳氏太極拳、及一部份鶴拳、槍,所以就以這方面跟我解釋,讓人容易理解,果然是非常利害呀。

     這一次談話從早上10點一直談到下午2點,中午劉先生還叫了便當請我們吃,一面吃還一面講解,才略探其理法一隅,真是非常感謝,所以戴大提議找機會正式上劉生的課,我馬上就同意了。

     正好2月底北上天龍國研習,228當天就成了正式初步的上劉先生的武學理法課,時間是從上午9點半到下午3點半,共4個半小時,實際上劉先生很認真全程都站著上課,到下午5點多才下課,一共是6小時,將這本書的內容等於整個講解了一遍。

因為年紀大了,記憶大不如前,只能記多少寫多少,但全部上課都在劉先生的書上,以下是上課部份筆記

一、本次課程就是劉先生的武學理法,他認為招式、套路及功法從來就不曾失傳,如果失傳了再重新編就行,但只有理法會失傳,只有理法還在,招式、套路、功法就跟著生出來了,所以今後就武學應該放在理法上。

二、劉先生理法是指內家拳的理法,內家及外家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區別內家外家就是從內家以內應力為主,外家以作用力為主,後者在年輕時還能使用,40歲後從外家轉入內家是比較好的,但最後應該走向混元力,就是不分作用力與內應力。

三、力簡而言之,就是六合力,上下前後左右之力即六合力。

四、劉先生的理法雖然在書上寫的很多,但主要就練三個東西而已,1.秤力;2.纏絲;3.折疊。其中秤力約占百分之七十,後二者占百分之三十。

五、秤力要先學塌腰,塌腰做好,其他就依序而成了,所以這次上課的重點全部都在塌腰上。

六、要達到塌腰有三種方法,1.彎腰,2.歛臀,3.頂命門,只有第3種是對的,只要頂對了,其他都不是問題,而且最少可以治腰痛。

七、內應力要從塌腰做起,然後要學不平衡,愈不平衡,內應力愈強。一塌腰,會造成腳的尖實跟虛,所以是吊馬而非重心後移後腳,前腳成虛腳。虛實指力的虛實而非重心的虛實。但人自從學會站立後,潛意識怕失去平衡跌倒,因此重新教育自我不怕失去平衡就是學內應力的第一要事。

八、因為陳氏太極拳是以來氏太極圖為基礎,其圖中間是空圈,以其內涵而言陳氏太極拳是內家拳無誤。太極拳的大架小架的區分,劉先生他另有其看法,他表示若以其理論,壓力不失的情形下行拳,可能無法像目前一般陳氏太極拳的速度,會較慢且不容易打完一整套。

九、塌腰後,進一步要學搭手時那手要完全放鬆,如果不放鬆,就還保留作用力,如此內應力不易發生。前腳愈虛,愈失重,相對內應力就愈強。或者可以右手扶著牆,右腳在前,練習虛其右腳,使之失去平衡,右腳虛即右手實,身在塌腰作用下形成弓把,前腳前手形成弓弦,此為鶴拳之叫應。塌腰後,命門即會產生壓力,此即氣,保持壓力愈久,功力隨之加深,與對手接觸,壓力即釋放在對方,產生內應力。

十、鶴拳之明胸貫頂即太極拳的涵胸拔背,鶴拳之百會提起...後命門由陽關至長強骨坐插落。鶴拳的手如楊柳拳似彈、馬如車輪身如梭中的身如梭,是迎身接枝,即形意拳的以身追手,以身拍手。,說的即是這個,形意的,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拳如炮形龍折身,遇敵好似火燒身。註:這裡用的阿鳳師系駿鶴的拳訣,虎尾二高系縱鶴拳訣則是:肢如弓箭掌似彈、臂若楊柳身如梭。二者都有身如梭的字句。

十一、二人互搭手時,即有合力,接觸不變,將自己的失去平衡交給對方,讓對手負責自己的平衡,對手一方面要負責我的失去平衡,一方面還要應付我的攻擊,定會手忙腳亂,即鶴拳所謂:老人攜杖

十二、要練出鶴拳的吞肩吐胛(放胛),當彎腰時即能做出,為何站立時不能達成,原因在於用鶴拳的包肩來練,肩向前後,再向上加上向前即可, 如果肩胛有突出,突出多少即尚保留幾分在背上無法釋出。

十三、鶴拳三戰即是在塌腰前題下,造成吞吐浮沈。

十四、開合不用學,掌握塌腰之理法,可知開合。

十五、形直力橫-纏絲;形橫力直-折疊,就就是魚兒水中游,青蛇向前行,身雖左右移動或擺動,頭保持向前。形雖橫但力向前。

 

劉先生指出我腰塌的不夠,因此身體斷成二節,力不整矣;搭的手不夠鬆,內應力不易生出。後來在劉先生不斷的指導下,他說目前我已約掌握塌腰百分之40到50,作用力尚有,但初學可以接受,回家後再多加練習,可逐漸掌握其要領。

     到了下午五點,個人有些累了,但還是勉力再請教劉先生槍法的要領,特別是倒把槍。

一、槍即是大槍而非花槍,前手管方向,後手為發力點。槍法之理同於劉先生的武學理法。

IMGP9302.jpg  

   涂行健老師示範的搭槍法即是劉先生所謂搭桿法。

IMGP9303.jpg  

二、利用樹來搭桿,上下刷加上內搭外搭即可練出複合力,古人云:槍怕點頭。若要更進一步練習,需練倒把槍,以前老前輩視為秘傳,不輕易教        人。

三、如果不會肘窩的轉動,說會纏絲(包含槍)是值得懷疑的,練法在書中93頁。

 

P1140839  

     李仲軒遺著之逝去的武林,當年在網路造成轟動,後來出版了,卻沒有按網路上方式出版,多了註解,還少了一二篇關於形意拳論的文章呢,後來重新再版,有機會再重新買一本吧。後來在薛顛象形拳部份再出版了續集,可惜沒有第1本動人了。其後有些以其他題材再寫,那真是狗尾續貂啦。這本書在最大的成就可能是促使了王家衛的一代宗師電影問世吧,其中有名猿猴掛印需回頭就是出自本書。

     這次北上正好趕上河南回族心意六合拳李保才著作「與逝去的武林共武」出版,這本以心意六合拳配合逝去的武林而寫作,內容非常精彩,說的都是心意六合拳重要的觀念及要領,不過可惜之處,一是照片太少,如果不是對形意拳或心意六合拳有一定的認識,是不容易從文字中了解其深厚內涵,當年逝去武林也是如此,不過形意拳比心意六合拳較多人熟知,加上後來出版時有附上薛顛及李老的照片,比較容易看出門道,這本書相較之下就不是那麼平易近人了。幸好個人對心意六合拳還算做過一些功課,對書上提到一些心意六合名家事跡也略有所聞,讀起來感覺很不錯。

      二、沒有註解,這一點會讓這本書的參考價值略低些,李老那本書每一章節總會加上些註解,雖然還是缺了不少資料,但有總比沒有好,這本書沒有就很可惜,例如對心意六合拳的歷史及時代性的配合,會增加不少可讀性,這一點在逝去的武林就非常好,很容易跟那個時代一些事件結合。

 

P1140840  

   這次除了上面那本書之外,霸州通背拳也是新出版入手的書,我跟戴大大拿到是第一批的書,店長很阿殺力的把要寄給訂閱客戶信封裡先把書給我們,真是非常感謝,這本書主要是介紹祁家通背拳的少祁派,如果要再深入了解,是要參考同樣由武學書館出版的心聚六合通背拳一書才能相得益彰。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武學書館 武學理法
    全站熱搜

    千江水月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