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太極拳類 (57)
- Oct 23 Tue 2018 08:58
王堡槍16路老纏譜
- Apr 22 Sun 2018 19:37
2018 杜系陳太何宏財老師會面記
杜系陳氏太極拳自2016年王嘉祥大師92歲高壽過世之後,由大弟子蔡博士接任掌門,2017年由師門眾人推介,續由屏東何宏財老師接任,陸續在各地開會,定訂主題,請杜系師門各位傳人給後進講學,讓這一門太極之藝能順利傳承下去。
- Sep 27 Wed 2017 15:52
2017乾隆王安民版王堡槍譜與陳鑫陳氏太極拳手抄本小校
壹、源起
返家就業之後,有幸接觸到古檏的陳氏太極拳,知道陳氏太極拳有部巨作-陳氏太極拳族人陳鑫所著之陳氏太極拳圖說,陳鑫整理祖傳拳譜付出很大心力,陳氏太極拳圖說是其中關於陳氏太極拳部份的著作,其他尚有手抄寫了陳氏祖傳的各種拳栻的拳譜,不過一般關於陳鑫的陳氏太極拳譜大都在拳論及拳的套路上,至於械器部份則有資料,最多是目錄而已,甚至另一本著作,,三三六拳譜也也因種種因素失傳了。
- Jan 24 Sun 2016 14:33
2016年1月杜系陳氏太極拳林忠石、李春生老師指導略記
2014年時在高雄認識了陳有本大大,那時還沒有很熟(沒有辦法,因為個人很宅又不長於與新朋友交談互動),2015年高雄太極熊貓王大大舉辦忽雷十三大杆研習時,正好與陳有本大大同一班,在同甘共苦之下,就逐漸比較熟悉,才知道陳有本兄師出名門呢,目前在杜毓澤宗師陳氏太極拳直傳王嘉祥宗師之徒,林忠石老師門下習藝。
林忠石老師耳聞其大名很久了,最早在王嘉祥宗師收徒大典的影片中就欣賞過林老師趙堡忽雷架的演示,令人耳目一新,後來在高雄陳氏太極拳盃比賽,親眼欣賞到其趙堡忽雷架及其他杜系陳太拳架,後來在文化中心表演時又再次欣賞到林老師演示杜系陳氏太極拳老架。陳有本兄在2015年中後,就約我到高雄一行,並想介紹我去拜見林老師,但工作一直很忙,總是無法成行。
- Oct 11 Sun 2015 11:47
張國棟系忽雷太極拳二路與陳氏太極拳二路(砲捶)譜比較-104年修正版
第一次在日本武術雜誌上見到張國棟曾孫張隨勝老師的報導裡面除了眾多的兵器套
路,還注意有一個套路是趙堡太極拳或忽雷架上沒有的,即是忽雷太極拳二路。那時就跟幾個朋友討論,有人猜測可能是砲捶,但因為只有二路之名,而無拳譜,無從比較,所以後來就不了了之。近來拜網路之賜,在熊貓大大的部落上見到張隨勝所傳授的忽雷太極拳二路,居然與當初朋友猜的相類似,感覺很像是忽雷架加上陳氏太極拳二路的感覺。
- May 24 Sun 2015 10:50
杜毓澤宗師陳氏太極拳砲捶拳影片感想
陳氏太極拳中個人最早接觸的是杜毓澤宗師所傳下來的杜系陳氏太極拳,曾有人提到台灣以前最多人學習的陳氏太極拳可能是這一支,加上松田隆智先生的陳家太極拳一書及徐紀老師到日本美國傳授,再加上台灣國內武壇,妙空及古傳的努力之下,這一支太極拳的知名度可說是最高。不過直接傳承自杜毓澤宗師血脈的,大都修身養性,默默傳承,知名度反而不高。
末學有幸跟隨杜宗師再傳張朝晉老師教授砲捶,並幸運的看到杜宗師留下來的砲捶表演影片,內心十分激動,後來於104年5月19日北上參學張朝晉老師的師弟黃翔老師3天,在偶然的機會親眼目睹了黃翔老師演示直接由杜宗師傳授的砲捶套路,聽其講解砲捶部份動後,一直在回想其身形動作神韻,有時手上拿著杆子練習,想著還是砲捶中左沖右沖的打法,只是改用杆子左右扎出去。回家參看也是由杜宗師直傳的屏東何宏財老師的砲捶教學影片,在重新看杜爺這部砲捶的影片,重新發現幾個地方很有趣。所以下面的粗略的分析,要歸功於黃翔老師的指導。
- Mar 15 Sun 2015 17:29
104年太極拳的一些感想
104年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正式學到太極13杆了,太極拳在大杆上都有13杆或13槍之稱,如果稍加分類可以分為三部份。
一.單練法:如抖杆、捋杆、開合發(攔拿扎)、基本槍法、磨杆子等等。
- Feb 17 Tue 2015 23:38
2015年張隨勝大師忽雷太極拳研營側記
忽雷太極拳一般稱為太極拳忽雷架、或忽靈架,是清末河南趙堡陳清平大師的得意弟子--李景炎所創, 李祖師所傳大致可分為三支:
1.李火焰,是李景炎祖師之子,得到李祖師真傳,但大約30多歲,就英年早逝,無後,李祖師另一族人李火成得其傳,但傳人不多。
- Oct 08 Wed 2014 15:22
杜系陳氏太極拳杜毓澤宗師老架影像簡略比對
- Oct 02 Thu 2014 22:44
2014年9月杜系陳氏太極拳黃翔老師指導略記
剛接觸杜系陳氏太極拳時,最常欣賞的影片除了杜毓澤宗師的老架、砲捶的影片之外,最常看的就是黃翔老師的影片了,當時就覺得黃翔老師演示太極拳的動作,十分嚴謹方正,一招一式都十分功整,很有味道,最重要的,與杜毓澤宗師演示的風格十分相似,雖說杜系陳氏太極拳各位老師演示各種太極拳套路時,都有杜宗師的風格,與其他系的陳氏太極拳不太相同,呈現古樸風格,但黃翔老師行拳的那種簡單有力直接特殊格調,在砲捶演示以彈抖方式直接砍劈方式也十分突出的,一見就令人難忘,在杜系陳氏太極拳裡也是獨樹一幟的,難以見到他人如此行拳。
這幾年除了工作轉換,壓力加重,不容許有比較多時間練習之外,在太極拳這區塊也因一些風風雨雨及練習上不得法的挫折,讓俗人的我不可免俗地對這一領域,不論是杜系陳氏太極拳也好,忽雷架也罷,均逐漸淡出,也減少與以前同好間的連絡,把目光轉移到傳統福建南拳或個人認為對自我實用性較高的菲律賓魔杖上。雖說還是每週有固定時間練習,但已往熱情已不復存在。今年因緣巧合,在9月前往天龍國接受黃翔老師的指導一天半後,一改個人對杜系陳氏太極拳的看法,也巧妙與目前一些體會連結,感謝黃翔老師在家中多事之秋時,還不吝在這方面親切指導,也指出個人練習上盲點。基本上黃翔老師對拳理的解析不出杜系陳氏太極拳的範圍,與以前向諸位杜系陳氏太極拳的老師學習得到的練習要領並無違合,只是更深入,更加實用,為感謝其指導,趁腦筋記憶尚存之際,稍加做成以下的筆記,以記念此一因緣。
- Sep 30 Tue 2014 11:51
杜毓澤宗師對陳氏太極拳起勢及金剛搗碓說明手稿
- Sep 30 Tue 2014 11:42
杜公毓澤之太極拳進步十則
- Mar 02 Sun 2014 17:17
2014台北武學書館-武學理法發微初步研習
武學書館就是逸文出版社,它是國內可以算是唯一專業出版武術書籍資料的出版社,武術文創事業在台灣一直都是冷門的,武學書館的老闆劉康毅先生始終保持對武學的熱愛持續做一些被別人認為是傻子賠錢的工作。好像從去年還是前年吧,武學書館取消了實體店面改以郵購為主,但原本的店面還是在,同好仍可以到這裡拜讀各種劉先生收藏珍貴武學資料或購買自己需要的相關產品。
- Feb 24 Mon 2014 17:54
103年太極拳的一些感想
很快的過完新年,進入馬年的103年了,個人生涯是以不接主管為人生目標,卻在101年時接下主管工作重擔,並在此時,在太極拳方面接觸了陳氏太極拳小架一路,二路、忽雷太極拳78式,並在中部學習在二岸二地逐漸凋零的福建南少林達尊拳。
陳氏太極拳小架真是個好拳架,可能之前有杜毓澤系陳氏太極拳的基礎,後來陸續學其他陳氏或趙堡系的太極拳都很容易就入手了,其中最切合的就是張國棟系忽雷架與陳氏太極拳小架了。
- Jan 05 Sun 2014 15:59
下士聞道,大笑之。
放一張空氣鳳梨開花的照片,用來代表目前一些心境好了。覺得最近好像有點熱心過頭,連續做了2件事蠢事--冒然想去改別人的拳架。或許最近某大師過世了,讓自己心情一直有些起起伏伏,剛好在自己平時散步的公園,每隔一段時間總有一位先生在練太極拳。個人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聽到不合即拍的音樂或是看到自個曾學過拳架,但是有些怪的時候,就會有些不自在。剛好那位先生就是拳架演示有些地方怪怪的,第1次從他身邊走過10來圈忍下來;再了一週,又見到他,還是在他身邊走了10來圈,這次忍不住,就上前好意告知。結果當然是踫了一鼻子灰嘛。不久前在另一地方,踫到朋友也是相同的情況,忍了許久,忍不住好意提醒說了,結果還是踫了一鼻子灰。
二件事老實說是沒有動氣啦,只是才發現自己的修養真是有待加強呀,如果下次再踫到這種情況,忍不住的話,至少繞道而行,可能對我而言比較好。
- Dec 21 Sat 2013 20:33
102年太極拳的一些感想
轉眼間102年已近尾聲,今年是很忙碌的一年,我的長官101年7月退休了,自己一個人在工作默默盡自己本份,感謝有一位代理助手協助幫忙,總算快渡過102年了,明年將又是另一個驚濤駭浪的一年,常協助我的一位業務前輩離開了我們這一個圈子被調職到醫療體系去了,而代理助手也可能在新的一年離開工作,換另一位新手來,所以103年將是個人更孤獨的面對繁多的工作外,還是帶新人,並讓自己更要努力充實專業的一年。
說起來,這一二年已逐漸出走傳統的太極拳領域,去試著練習其他流派的太極拳、傳統福建南拳類或是kali之類,甚至受到涂行健老師著作的影響也試著找回以前曾淺嘗的形意拳,用涂老師的觀點去檢視它。所以標題雖還是延續98年開始寫的某某年太極拳的感想,但內容可能是一些感觸,心,也不限於太極拳,因為太極是無所不包,估且就這樣胡亂寫下去,但低調行事淡出武林還是一本初衷,因此還是不與臉書等相連結,人來人往,不留不請。
- Apr 05 Thu 2012 22:40
101年太極拳的一些感想
- Oct 13 Thu 2011 20:22
陳氏太極拳新架動作記要
- Apr 01 Fri 2011 23:44
100年太極拳的一些感想
- Oct 31 Sun 2010 17:01
張國棟系忽雷太極拳二路與陳氏太極拳二路砲捶譜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