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示者:陳太平
此 VCD 演示的為起勢把 (或稱起落把 ),但與其他的起勢把略有
不同,但大致相似,大致是由陳氏太極拳的金剛搗碓與心意六合拳的
鷹捉把所組合而成,這一點東海大學的大胖兄也有提過,大致上動作
組合為: 天馬行空、猴蹲身、金剛搗碓、金雞獨立、震腳鷹捉、雙展
翅、匝捶震腳約可區分四到六個動作,在本片為五個動作。(以上用末
學熟悉的招式名稱,非原來名稱 )有些是前後互調組合,或在金雞獨
立時前手握拳與開掌之差別,但大致上動作都相近。有些演示者會在
把的前後加上心意六合拳的雞步或跟步,稱之為抬轎步。一般而言心
意把與心意六合拳風格十分接近,有些學習心意六合拳者也兼學心意
把,但心意把與心意六合拳風格比較上,是可剛可柔。
太極柔、八卦刁,最毒不過心意把。
另有太極腰、八卦步、形意殘、八極毒等說法,
與自己機能相融合的反復訓練,在演練形式上看不到任何招式,
但內變化極其變化,一經實戰即可變化無數技法,每一式皆可練明勁
、暗勁、剛勁、柔勁、化勁等等。每一式都能形成頭、手、肘、肩、
胯、膝、足七個部位一個或同時幾個部位攻擊。不重形式,椿把互用
,直中求曲、曲中求直,可硬打硬進,可柔化剛發,體現少林寺原傳
拳法之古樸無華。
心意把演練始終貫穿著眼手身法步精氣神意力高度統一,是拳功並
練的高級拳法,用法練法須口傳身授,其法簡其意宏。
預備式:立正站好,兩手下垂,二腳打開45度左右
起式:如形意拳起勢,身體右轉 45 度,兩手由外向內畫圓,到胸前下按
到下腹
第一式:(天馬行空,盧氏結構之上子午椿)
1.兩腳前後分開,左腳在前,右腳在後,足跟相對,相距一尺到一
尺半,十指自然抓地,足心略內收,重心前三後七,兩膝曲,前腳下
踩,腳跟微提,前膝有前頂之意;後腳有後蹬之力,膝微內扣,兩腳
之間有撐力,前胯微內收。
2.架構:前膝不可超過前腳指,右臀部與右腳上下相對,左手在前
向斜上方伸出,五指微外翻,掌心朝內,左肘下墜,右位於左手下方
,掌根下按,五指微向上,掌心內涵,右肘外撐。
3.要領:面帶微笑,二眼平視,神宜內歛,兩肩鬆垂,含胸實腹,
兩肋鬆,腰下塌,三尖相對,
4.意念活動:意想恨天無把,恨地無環,左手如把大地拔起之力,右
手由如把天拽下之力。
兩小臂有外撐之意,前肘有向前頂之意,後肘有向外向後撐之
意。
尾閭下垂大椎上拔,在上拔的基礎上,脊背兩側微外張,含胸猿
背,意想自身高大無比,足部生根入地九尺,頭頂藍天。
第二式:(猴蹲身、猿猴束身)
1.承上式,右手握拳收到右腰間,右肘向後頂,右肩微下沈;左手
變拳收到左膝關節處,左肘前頂,左肩微外開,兩胯下坐,右腰微向
裡合之意,右膝微內扣,重心前三後七。
2.要領:含胸實腹,猿背塌腰。
3.意念活動:兩眼向前朝遠方平視,再把眼光從前方目標收入眼底
,神宜內歛,兩手足如在泥水之中,欲上不能欲下不可,左右擺動阻
力甚大,兩手在泥中意念調節轉換,兩手兩臂逐漸有澎脹沈重之感。
第三式:(金剛搗碓、金雞獨立)
1.右手由左至右旋轉至右耳處,拳心向下向外,左手由下向上向前
推出,與胸同高;右腳上翹腳跟前蹬與左膝同高,右肩外開右肘外撐
,右腕旋轉上拔,左肩鬆肩墜肘,塌腰,左掌指微上領。
2.要領:含胸實腹,猿背擰腰,左胯下坐,左膝微蹲,左足五趾抓
地,左胯內裏,右足膝上提,右腳上勾。
3.意念活動:如在齊腰深的水中有一塊巨石,右手抓住巨石一側之
線索,向上向外拔起,在拔起同時,右腳順勢向上向前掛起巨石,與
右手同時用力,使巨石掀出水面,為使巨石不撞及自身,左手兜住巨
石向前推出,使左右手左右腳用力同平。
第四式:(震腳鷹捉)
1.右手與右足同時下落,右手變掌置於右膝內側,左手變陽拳收至左
腰間,(右)腳為虛步,重心前一後九。
2.要領:鬆右肩,墜肘塌腕,五指微內扣,掌心微旋起,右膝微下
坐內扣外頂,左胯下坐,微向後頂,重心在左腳,猿背塌腰,含胸實腹
,頭微上頂。
3.意念活動:身在懸崖邊處有一猛虎向自身撲來,進退無路,此時左
手捉住虎頭用力往後扯,右手虎向後掙扎,右手按住虎背,虎上下活動
掙扎,逃脫不了左右手的控制,左右手意念用力把虎按於地下,停留在
按虎的感覺。(此與意拳伏虎椿意念相似)
第五式:(展翅砸捶)
1.承上式,掌心向上,右手在前,向前伸出,雙手由外側向裡合,
左手變掌,右手變拳相交叉,右拳匝在左掌心處,同時左腳震腳,
左右腳並齊。
2.要領:雙肩外撐之意,雙肘下墜,左掌上托右拳下匝,猿背塌腰
,含胸實腹,雙胯下坐,雙膝內合,雙腳並攏。
3.意念活動:左掌與右拳間有一塊磚頭,左手上托右拳下匝時,磚
頭被匝碎,左右手順逆旋轉,一手順一手逆把該磚頭碾成粉末,意念停
留在順逆旋轉當中。
注意事項:
1.整個運動自然呼吸,站椿時用意不用力,找勁時只可微用力,不可
用拙力。
2.每個式子均可左右交換練習,右式姿勢要領與左勢相同,但方向相
反。
3.練功時間: 視自己素質,決定練功時間長短,若條件許可盡量加長
時間,以確保練功效果,初練時時間短些,以後逐漸增加。
二、少林武僧湛舉=>吳古轆(法號寂勤)=>吳山林=>德根大師=>楊桂吾
吳雙林
此心意拳演示法與陳太平所示範者極為接近,也許他們的關係比較接近。不過
他的動作是左拳劈,接著是右拳砸;陳太平則是右手劈,右拳砸。如果以陳太平示
範者為右式,楊桂吾示範的為左式。不過若是如此,陳太平在右拳砸的地方似乎原
來為左拳砸才對,比較其他類似的起落把打法,每一把都為左劈右砸或右劈左砸以
求對稱。
起落把-又名虎扑把
第一式:右轉 90 度,目視前方,下蹲,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左拳護襠,拳心向
內,雙拳拳眼相對。
第二式:1. 同陳太平第三式,動作相反,右腿獨立,舉左腿,右拳前打,左拳後拉
至左耳旁,目視右拳。左拳先翻轉成陽拳,手臂上抬 (有撈舉起之意 ),
再往後拉。 --沖捶
2.左拳下劈,右拳拉回右腰間,蹲身,右腳跟上在左腳後,恢復成第一式姿勢。
第三式:1. 右拳沖天砲上舉後拉到右耳旁,左手變陽掌,手心向上,護襠,右腿上
舉,左腳獨立步。
2.右腳震腳於左腳旁,右拳下砸在左掌上。---轟地炮
第四式:雙臂左右打開,由下往上朝外打開,如鳥展雙翅,提左腳。隨勢向前跳步,
先提右腳,再提左腳如二起腿,雙手臂成掌,由內向上朝外畫圓打開,右
腳先著地,左腳接著著地在右腳前,著地後,恢復成第一式的動作。
-白鶴亮翅
接著重覆第二式以下的動作,這是左式,右式動作相反。
楊桂吾所示範的心意把影片連結如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ZaMevmM0L0&feature=related
三、另法:少林武僧德根傳之心意把
此把與楊桂吾大同小異,但更接近陳氏太極拳金剛搗碓的練法。
起勢把(起落把)
第一式:1.立正,兩手下垂,目視前方;
2.然後,兩手握拳,護襠,拳心向外,手背相靠,間距寸許;兩肩微扣,
頭向左轉;目視左前方,形似心意六合拳中『熊出洞」(輕步站)。
第二式:提左膝,調左膀,上屈肘;同時右拳前衝,右腳直立,右獨立步,然後懸
起的左腿向前邁一大步,成弓步;同時左拳變掌順勢下撲,右拳收回,變
陽拳護右肋,形似心意六合拳中之「虎撲把」。
第三式:1.提右腿,出右腳前踩,作「卷地風」式;
2.提右膝,出右腿的同時,右拳作「沖天砲」式上打;左掌護右肘。
3.繼而作「落地砲」式;右拳下劈,在左拳心中用力一硿;右腳震地,拳
腳均發聲,二聲合一。
此式陳式太極拳中金剛搗碓剛猛,一左一右,兩式反覆練習。
影片連結如下: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8453226308545169824&q=Shaolin+Kung+Fu
要領:
起要橫,束身而起;落要順,展身而落,起如丹鳳朝陽,落如猛虎撲物。主要
理論為六合十大要序 (一曰明三節;二曰齊四梢;三曰閉五行;四曰身法;五曰步
法;六曰手、足法;七曰上法、進法;八曰顧法、開法、截法、追法;九曰三性調
養法;十曰內勁法。
四、少林武僧素喜、素雲之起勢把
素喜、素雲的心意把起勢把很像拿著鋤頭鋤地一般,左邊鋤完換右式鋤,左右
式互換。第二把可能就是所謂左右把,把第一把前打的拳收回來護後手的肘,其他
動作相同。此種練法與吳殳書上記載的明朝五虎攔的練法相似,可能有關係。
心意把中的橛頭把為少林寺獨有的一種椿法,可演變為十二大式,為心意把之
母,動作看似單調而招法實用,樸實無華,此把看似一式,但其變化萬測,呼吸與
動相配合,起把時發鼻音「呣」,向下落把時發「咦」音。
心意把可練剛、練柔、行於跳,落腳於踏,向前練推,向上練格,向下練踹,
向後練甩,擠砸吐音,聲震如雷。有歌訣曰:「少林心意把,步行四十八,點點有
別招,氣從丹田發,起勢隨音開,落腳山倒塌,撩臂滅堂燈,撞把撕夜叉,五行練
一氣,著把如雷打,苦練八年八,出走行天下。」
歌訣:「起橫落順,舉鼎分轉,斜肩帶背,劈打砸撩,蹬踹擠壓,進身靠打,
起呣落咦,丹回吐納,五行合一,退敵妙法,心意神把,名冠天下。」
有些演武時會加上轉身動作,稱為翻身把,動作如下。
翻身把(翻身劈把捶、轉身迎面打)
上接左拳下劈式,假設旁人從背後向我偷襲,我急縮身轉首,用眼法瞟住來襲
之敵及進攻之手法,迅速轉身。
1.右轉身,先扣左腳,接著外擺右腳,提右膝,重心在左腿,成左獨立步,同
時右手由拳變俯掌由腹前隨轉體擰身移至抬至胸前,左拳變拳心向上,斜於
左身側。
2.隨右轉身,右掌划弧形由上向下抓列敵臂而帶之;左捶由身向下至上划弧擰
身下砸同時由丹田發力,閉口出音「咦」聲,短促有力;轉身同時,雙腳
著地時,左腳下蹲,右腳掌著力,成前實後虛之套虛步。
要求:轉體時身法與手法要協調一致,雙手抓列、砸、壓與發音同時進行,翻
身下砸要左臂與右膝相合,全身就如一尾龍,即首尾相合,習而熟之,左右翻
身把均出自一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