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端午節,總是會包粽子,在今年我總算學會包粽子了,明年再學會粽子備料,就差不多大功告成了。由於在之前已經寫了一篇端午節的粽子,已經寫了炒粽子內餡的作法,現在就一些尚不清楚的部份記載在這一篇上,以留下外婆教下來的南部粽的做法。
材料:
1.油葱5包
2.糯米一斗半
3.肉6斤切小塊去皮
4.鹹鴨蛋60個,蛋黃用線切半
5.香菇半斤 泡水
6.乾蝦仁(米)2斤
7.票子1斤半
8.土豆仁 2斤
9.粽葉4斤
10.粽繩 2包 16條, 一條20支線
11.黑胡椒粉、五香粉, 蒜頭
12.糖
13.醬油
14.米酒
從另一個角度再補一張照片,可以看出準備的東西。
備料:
1.糯米濜水,加鹽,味素調味,用桶子裝好。
2.土豆仁用快鍋煮熟,留一點Q度,比較好吃。
3.粽葉4斤放水桶泡水
4.香菇半斤 泡水,香菇水可以用在炒粽內餡時加入,可以增加內餡香味。
5.肉加醬油,糖,米酒,五香粉黑胡椒粉,蒜頭,醃入味。
炒粽內饀:
1.先把鍋子熱鍋,在放油等油熱了。
2.放入油葱,炒一炒,炒出香味,再放入蝦米來爆香。
3.炒好之後,把油葱及蝦米取出,只留一部份,目的就是讓油有油葱及蝦米的味道。
4再加入一些油,把肉放進鍋子裡炒。
5.再加入油葱、蝦米與肉一齊炒香。
6.再加入香菇及剛剛炒好的油葱蝦米,並適量加入米酒五香粉黑胡椒粉,以增加香味。
7.再加入醃肉的醬油及泡香菇的水,一起炒,可以試吃肉,看是否熟了沒有。
8.炒到收水之後即可起鍋
9.炒好的肉粽內餡,用電鍋內鍋裝好,就可以準備包粽子了。
粽子包法:
包粽子的各項物品都備齊了,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
1. 竹葉二張,如果有大小,大在外,小在內,葉脈在外,內外二張葉子要相反方向放好。
2.竹葉先折好。
3.再將竹葉折捲成漏斗狀。
4.把加上花生的糯米放一些進去。
5.先放入香菇及鹹蛋仁。
6.再放入炒好的餡料,就是五花肉混蝦米及炒葱。
7.再內餡上再上加一些糯米,可以澆入一些炒餡的醬汁,增加味道,用湯匙壓實。
8.把粽子折上來蓋好,這是很重要的步驟,沒有蓋好,接下來就會綁不緊。
9.把繩子放在粽子上面往自己方向,在粽子中央纏幾圈,父親大人是把繩子放在椅背上,用筷子穿過繩子,在椅子上的孔,在椅子坐位上放著泡水的糯米桶,這樣子才會在拉緊繩子時產生對拉的力量。
10最後再綁上個活結就完成了一粒粽子了。
粽子煮法:
南部粽子是用煮的,與北部粽不同。
目前家裡是用快鍋來煮(ㄙㄚ)粽子,冒出氣後,大約30到35分就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