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三天的時間看完了徐皓峰的道士下山,這一本書是八極拳魔杖高手卡波哥好意借給我欣賞閱讀,另外也感謝一同習太極拳的吳師姐介紹,並借我先看了同一作者的小說--大日壇城一書。比起描述清末民初,以李存義大師為主角的武士會或以抗日戰爭前後昭和棋聖吳清源為主角的大日壇城,這一本小說可說容易看多了,容易看的意思是看起來順暢許多,才能在三天內看完,不像上面那二本每看一章節總要休息一下才能再看下去。
道士下山的發生的時間剛好在大日壇城之前,而在武士會之後,以人物而言,一開始就出現的彭家太極拳僅存的彭十三就延續到大日壇城,繼續興日本人及中統發生糾纏。在武士會中的形意拳則持續在道士下山中發揚光大,延續到大日壇城的故事中。
本書共有三個版本,簡體字版有二種,我看的則是繁體版及簡體字的癸已年修訂版,在序有多了一篇文章-人生可逃,後面多一篇修訂者後序-兵書醫書,修訂版最大的差異可以是把彭老七收主角為徒那一段修改為把七夫人肚子的女兒許配給主角,這可能為了合理解釋,為何中統殺光了彭家太極拳2百多口,卻漏了主角。
主角何安下,名字的意思是指何處可以安心放下嗎?指的是作者,還是看小說的人呢??
小說前段描述何安下向趙心川學太極拳時,「學了八十幾個動作,總是前忘後忘,一日終於醒悟:我這不是在受拳術訓練,而是在受記憶力的訓練。」看到此處,不禁笑了起來,笑很開心呢。--這不就是在目前的我嗎?光太極拳就學過10多種,陳楊氏太極拳推手,卻依然沒有得到太極拳要領,徒然浪費記憶力而已,就是書上所言,不是練拳而是受記憶力訓練。
卡波哥說:「我覺得這篇小說,在細微處 處處看到某些戲而不謔的幽默自嘲,就好像是武林版的儒林外史一樣 富有趣味XD。」
沒錯呀,卡波哥說的太好了,例如彭家太極拳彭老七到東南亞越南打擂台那一段,就讓我想到香港吳氏太極拳與白鶴拳打擂那一段,最後結局是不勝不敗不和,不是非常雷同嗎。
彭老七打擂台會讓我想到香港吳陳之戰,就是吳派太極拳與白鶴拳打擂。當我看到打擂台打到對方流鼻血時,幾乎笑到想到地上打滾,簡直是老王八拳。
老王八拳,有時也不能小看,達尊拳有一式羊咩拳,其實就等於王八拳,使出來不好看,但打下去就很好玩了。
其次,因為徐皓峰可能因為李仲軒老人的原故,對形意八卦太極拳等比較了解,但對形意的前身-心意六合不太清楚,所以甚少提到這一方面,連姬祖師部份,化名為戚機可,只提到槍如龍,對於以槍創拳成心意六合就一筆帶過成了合五嶽真形圖為形意拳之五形拳了。一般史料都提到姬祖師創12大勢,前6勢為剛,後6勢為柔,第一勢名為金剛搗碓。
書中對於彭家太極拳老七及七夫人的下落有再提到嗎?感覺彭家太極拳被中統伏擊之後,最後只留彭老七,彭十三,趙大大及何安下。
朋友的回答是:「我印象中,老七跟他老婆退隱,應該是到越南還哪裡去作生意了吧?至於其他的我倒是沒有多注意。」
令人很好奇 那位使大槍的查姓戲子查老闆 是不是以李書文為原形呢?
個人認為那位神槍查老闆,可能是八極神槍李書文再加上形意宗師郭雲深,因為神槍李書文曾唱過戲,據說善長猴,其槍打蒼蠅的傳奇也有被小說引用,但個人覺得他還融入郭雲深的故事,就是腳鍊著鐵鉈那一段。
彭家老七我看到他越南打擂台後就沒有下文了。七夫人在何安下槍剌了情報頭子趙笠人後,沈西坡大大說要安排七夫人走,但卻在下文寫著事發後15天被沈西坡密秘槍決。
被何安下持槍剌殺的情報頭子趙笠人很像以戴笠為本而寫出來的角色,二者都是情報頭子,名字裡都有笠。
武當派的日煉月煉提到徐皓峰另一部短篇武俠小說中的箭士柳白猿,由道士下山來說,柳白猿原來的設定應該是武當派的劍仙,所以應該是劍士柳白猿吧,日煉月煉在作者另一部電影評論-刀與星晨中對於臥虎藏龍的青冥劍花紋設計裡有描述。
道士裡提到形意及太極在背肌及肌肉走向,與我目前得到的指導相近,太極拳後背肌肉如蛇一般盤爬纏繞,就是陳氏太極拳圖說中的纏絲精圖,趙堡太極拳裡提到背折扣。
![大隨求菩薩6.jpg 大隨求菩薩6.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maricimuz/1431607505-1758866799_n.jpg)
![大隨求菩薩1.jpg 大隨求菩薩1.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maricimuz/1431607503-4032914439_n.jpg)
![大隨求菩薩手印.jpg 大隨求菩薩手印.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maricimuz/1431607507-3190667957_n.jpg)
至於會不會道士下山2,個人認為不會有,如果有,可能另寫一部,把道士下山相關人物串進去的可能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