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重點整理
【傷科範疇】
1.傷科的主要包含了正骨與傷筋兩大部份,論述的重點在於因跌
打或運動等外力所致的筋骨、皮肉、氣血、臟腑、經絡的損傷
或疾患。
2.臨床上主要應用於各種骨折、扭傷、挫傷、關節及肌肉疼痛,
或各種運動傷害等。
3.傷科學是建立在中醫的基礎理論上,而以獨特的手法及外敷藥,
及配合傳統的內治法的方式來達到卻病延年的功效。
《傷科手段之原理》
理筋手法是運用雙手,在自己或他人之身上進行接觸與施力的方法
,幾乎可以不用任何儀器或藥物,就可以進行保健或治療的功效,
方便又不須任何費用,可說是最合乎經濟的保健之道。
〈理筋手法之作用〉
1.理筋手法主要藉由術者的雙手,在自己或他人的皮膚上,以持續
的作用力施加其上,讓受力的部位產生相當的反應,而達到消弭
疼痛或促進健康的目的。
2.總括來說,按摩手法的功能與作用大致可歸納為下列四點:
(1)促進局部循環:
以手法按摩、推拿可以促進血管擴張,增加血液流速,幫助靜脈
回留,進而改善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環。
(2)預防或解除粘連:
關節因疼痛或受外固定之故,使得活動減少,因而產生粘連,致
使活動範圍受限。而藉由推拿、按摩的手法,在疾病發作的早期
,可以被動式活動的方式幫助關節活動,預防關節形成粘連。
(3)調節神經功能:
興奮或抑制神經的功能。藉由特殊部位的刺激,讓過度激惹神經
得以安定;而功能低下的神經亦得以興奮,是手法治療的另一項
功效。
(4)就中醫的觀點來看:
人有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可以運行氣血,負責聯繫、營養臟腑及
四肢百骸,手法的運用得宜,能促進氣血運行,而達到卻病延年
的功效。
〈理筋手法的適應症〉
1.急慢性的關節疼痛、肌肉酸痛或勞損。如關節炎、關節疼痛、關節
扭挫傷、長期工作後所致的關節酸痛、肌肉疲勞等。
2.外傷後遺症的關節僵硬或肌肉萎縮。如骨折經石膏固定後所致的關
節僵硬、肌肉萎縮;中風後遺症的肢體關節功能障礙等。
3.各種功能性的疾患。如胸悶、腹痛、腹瀉、頭暈、頭痛等。
〈理筋手法的禁忌〉
不適合做理筋手法的情況如下:
1.施術的部位有皮膚灶,如表皮破損、感染或特殊的皮膚病、傳染病等。
2.出血傾向的患者須特別小心,如血友病患者或血小板過低等凝血問題
的患者、血液惡病質,或老田人皮膚張力較差,易破皮或瘀血者,以
手法按摩時必須非常小心。
3.急性傷害時,局部紅、腫、熱、痛非常嚴重者,以及急性傷害不能確
定診斷有無骨折的情況下,不適合作任何手法。
4.任何診斷不明確的急性脊椎傷害。
5.孕婦的保健需要特別的照顧,不宜貿然做手法。
6.疑似腫瘤或癌變的患者宜小心。
7.精神病患或不合作的患者。
〈注意事項〉
學習傷科手法需注意事項如下:
1.要進行按摩推拿的手必須修剪指甲,並打磨平滑,以免造成不適感或
刮傷所要進行施術的皮膚。
2.推拿的手必須經過適度的鍛鍊,術前最好先預作熱身運動,以免施術
之手受傷。
3.可以先從簡單的指力鍛鍊開始做起,如每天練習以雙手肘伸直,十指
用力抓空約一百下。
4.必要時可以用輔助工具,如油膏、凡士林等潤滑劑,塗在表皮以利推
拿。
5.勿用過度刺激的藥物,以避免皮膚產生過度刺激反應。
6.指力較弱的婦女,也可以利用陶瓷湯匙的圓滑面或相關的輔助工具代
替手指,進行推拿。
《傷筋的保健原則》
急性期之處理:
1.急性期的處理,應遵照RICE的原則。
2.RICE:即R:Rest (休息)、Ice packing (冰敷)、Compression (壓迫)
及Elevation (患肢抬高等四大原則。
緩解期的保健:
在急性腫脹基本消除之後,而疼痛仍未完全解除時,可以做些簡單的運動
活動筋骨,避免受傷的組織因為制動而產生粘連。
恢復期的保養:
此階段疼痛大致均已消除,但是肌力尚未完全恢復。因此仍不適合做過於
激烈的運動,除適當補充營養外,需注意適度的逐漸增加運動量,以不覺
得疼痛為原則,並時時注意護具的使用及注意運動前的暖身運動,平時也
應注意保暖的功夫,運動過後立即擦拭掉身上的汗漬,並即刻披上衣物以
免受涼。
【骨折的保健】
《急性期的保健》
1.注意充分的休息,患處保持固定的狀態,不能任意活動或移動。
2.第一次整復及夾板固定之後,可能會覺得不適應或緊迫的不適感,都是
正常的反應。若不適感非常的強烈並持續不斷,即須與醫師聯絡處理。
3.夾板的固定是要確保骨折斷端不再移位,且能刺激骨痂生長,幫助斷骨
癒合,因此千萬不可自行拆除夾板。
《恢復期的保健》
在急性的疼痛大致減輕之後,可以讓夾板固定以外的關節做適度的活動。
《注意分期飲食》
可依骨折初期、中期、後期按狀況、分階段調理飲食,以加速痊癒。
1.骨折初期:因新傷初起腫痛,容易口乾口苦、食慾不直振、大便秘結,
宜吃些精緻容易消化的食物。
2.骨折中期:為骨折癒合階段,應多補充蛋白質、鈣質和維他命D等營養。
另外適度的陽光照射,更有助於體內維他命D的活化。
3.骨折後期至恢復:正常三餐飲食,並結合肢體鍛鍊,應攝取充分的各種
食物及水果,加強體力的鍛鍊。復健階段除飲食注意外,可自行做適度
的按摩及熱敷,以幫助關節功能的恢復。
- Jun 20 Tue 2006 12:04
空大中醫保健-6傷科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